印度,布巴内斯瓦尔,8月15日(IPS)——暴雨、暴雨、洪水和山体滑坡继续在印度喜马偕尔邦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。喜马偕尔邦是印度喜马拉雅山麓省份。每个人都在问的问题是: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?
喜马偕尔邦在7月7日至11日的短短4天内降雨量就达到了250毫米或10英寸,这几乎占了一年季风总降雨量的30%。这使得山间河流溢出堤岸,流入村庄和城镇,造成了大范围的洪水、泥石流和山体滑坡。
整个7月,该州的实际降雨量超过了438毫米的71%,而正常降雨量为255.9毫米。据政府气象部门称,这是自1980年以来43年来的第二高降雨量。
喜马偕尔邦灾害管理部门编制的数据显示,过去两年里,喜马偕尔邦发生的重大山体滑坡增加了6倍,2022年发生117起,而2020年发生16起。
根据发展中的数据,今年到目前为止,该邦发生了79起山体滑坡和53起山洪暴发事件,而季风只在6月下旬到来。
迄今为止,这些灾难已造成223人死亡。喜马偕尔邦的暴雨和损失仍在继续。即使在8月10日,一家五口也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下。
错误的生态发展是否加剧了破坏?
一段在全球疯传的视频不仅总结了破坏的程度,还回答了其中的一些原因。在喜马偕尔邦曼迪地区的图纳格村,一条厚厚的淤泥河和巨大的原木可怕地转向下坡,进入一条狭窄的村庄小巷,两旁是一排排的商店。
当地人声称,这些树是成千上万的喜马拉雅雪松,是为了拓宽高速公路而被砍伐的,因为政府正在迅速发展其中部山区,将其作为夏季度假的旅游目的地。
曾担任该市行政长官的蒂肯德·辛格·潘瓦尔(Tikender Singh Panwar)说,为修建道路、隧道和水电站而清理的林地上的树木,连同泥土和瓦砾一起被弃置在山坡上、河岸和溪流里。
河道变窄,河床被淤泥填满,导致它们比通常情况下暴雨来临时更早决堤。
旅游业和水电部门都是政府收入最高的部门,目前正在优先发展。
潘瓦尔断然表示,计划中的开发要为这种巨大的破坏负责,而不是气候变化。一位城市专家和该邦夏季首府潘瓦尔市西姆拉市的前任副市长说,喜马偕尔邦的重点是(冒险)开发水、森林和自然等自然资源,以增加国家收入。喜马偕尔邦的喜马拉雅生态系统十分脆弱。
传统上,用于建设基础设施的山区不是用垂直的裂缝切割,而是用梯田来减少这些地质脆弱地区的不稳定性。不幸的是,据Panwar说,在急于完成项目的情况下,山脉被垂直切割,导致山体滑坡。
喜马偕尔邦政府的国家灾害管理局对此表示赞同。“近十年来,由于不适当的人类活动,如森林砍伐、道路切割、梯田和农业作物的变化,需要更多的灌溉,喜马拉雅山脉各个地质年代较短、不太稳定的陡坡的脆弱性正在迅速增加。”
土地利用变化是另一个被认为导致自然灾害变得更具破坏性的因素。铺开的混凝土基础设施,包括“河景”酒店和民宿,侵占了河岸和盆地。
为了满足跨越式建设的需求,水泥厂激增。
当一个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地面的吸收能力,或者雨水落在混凝土和道路沥青等许多不透水的表面上,这些表面阻止了吸收,水就会往下流,积聚力量和沿途的一切,把溪流和河流变成汹涌的洪流。它寻找潜在路径的最低点,经常收回自己侵占的空间——河流流域。
在印度大部分未规划的城市地区,这些通常是道路、停车场、贫民窟定居点,甚至是多层商店和住宅。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加剧了灾害的破坏。
环保活动人士说,为了满足建筑活动的高需求,从河岸非法开采沙子也可能是造成喜马偕尔邦河流破坏的原因之一。
对脆弱的喜马拉雅地区水电项目的质疑
水电是喜马偕尔邦最大的收入来源,中央政府持有主要股份。该州有五条主要河流。它向其他州出售电力。农村电气化也仍然是一个主要焦点。但是,活动人士说,在喜马拉雅地区修建水坝的环境成本可能很高,而且已经得到了体会。
该州的水力发电潜力很高,约为27,436兆瓦,占全国潜力的25%。其中,到目前为止,已经利用了10519兆瓦。更多利用长隧道疏导河水的工程正在迅速增加。“有时候,河流改道是为了修建水电站大坝。潘瓦尔说,这就像是在与大自然玩耍。
据Panwar称,到2030年,计划有1088个水电项目,发电量为22640兆瓦。印度承诺到2030年实现500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。
这为更多迫在眉睫的灾难敲响了警钟。
在变暖的亚洲:气候变化在日益增加的水灾害中的作用
当图纳地区的大暴雨袭来时,当地人说他们没有收到任何警告。但暴雨是局部的特征,突然的暴雨现象(每小时降雨量为100毫米)一直在增加。
当暖气流阻挡雨水落下,造成湿气积聚时,就会发生暴雨。当向上的气流变弱时,云层就会降雨。
同样,在不到6小时的时间内,过量降雨也会引发山洪暴发。这两种情况都是意料之外的,往往让受害者措手不及。
气候变化在这类横跨大陆的洪水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。
对于这一复杂现象,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增加。这导致大气中额外的水分,进而导致强降雨,特别是当两个天气系统在高海拔山区同时发生时。这就是7月初喜马偕尔邦发生的事情。
一个低压天气系统将水汽从地中海一路带到印度北部,被称为西部扰动,与正常的季风系统相吻合,共同导致了暴雨。这并不反常,因此也不能归因于气候变化。
然而,世界各地科学家的研究表明,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水循环,并将随着地球变暖而继续加剧。许多因素都在加剧水循环,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气温升高提高了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上限。这增加了降雨的可能性。
2021年的一项国际气候评估记录了极端潮湿(包括大多数地区的强降雨)和极端干燥的增加。这些将随着未来的变暖而继续增加。
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地区,地形复杂,天气模式多变,在正常情况下会形成强烈的深对流云。然而,研究发现近年来深层对流的实例有所增加。喜马拉雅各州65%的地区现在显示出“每日极端降雨”的趋势,即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5厘米。印度地球科学部的高级退休官员Madhavan Rajeevan说,气候变化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“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,”他说。
根据国际灾害数据库(EM-DAT),亚洲是世界上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;2022年亚洲发生的81起与天气、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中,83%是洪水和风暴事件。超过5000万人受到直接影响。
世界气象组织7月发布的《2022年亚洲气候状况》报告称,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,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%,其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,1991-2022年亚洲的变暖趋势几乎是1961-1990年的两倍(见图表)。
IPS联合国局报告
?Inter Press Service(2023) -保留所有权利
有话要说...